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81-3202-0826

孔子解构「仁」字的意义

发布时间:2019-08-16 07:28 | 访问次数:9359

「仁」是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,它是天地之间的大道理、圣人的德行。简单地说,「仁」就是爱人。「仁」字在字形上看从「人」从「二」,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。社会由家庭组合而成,家里有父母、子女,互相之间产生慈孝友悌等伦理关系。家庭里的伦理关系,扩大为社会中君臣的政治等级关系。于是,仁既是家庭的道德关系,又是社会的政治关系。仁强调在保持社会等级的基础上,人们要发自内心地爱人,而不是靠外力的强迫。要做到仁,行为上就必须遵守礼的规范。

当代伟人邓小平铸铜胸像

当代伟人邓小平铸铜胸像

推己及人

学生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个人终身奉行的准则?孔子郑重地说:「大概就是『恕』字吧!」如何来理解「恕」的意思呢?孔子又说:「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,千万不要加在别人身上。」那么自己不喜欢什么呢?实际就是视、听、言、说四个方面,不符合礼的不但自己不去视、听、言、说,而且也不要让别人去视、听、言、说,这就是「恕」的含义,也就是有推己及人之心。若能做到「恕」,就达到了仁的目标。

穿棉袄的毛主席

穿棉袄的毛主席

为仁由己

子贡请教孔子,人怎样才能修养仁德呢?孔子就给他说了一个比喻:「对于工匠来说,要想做好他的工作,一定先要磨好所用的工具。同样,一个人住在国家里应该先在该国的贤能官吏领导下,为国家服务,并努力结交有仁德的人。」具体的做法正如孔子对学生樊迟所说:「日常生活要谦恭,做事要敬慎,待人要忠诚。这些德行即使到了野蛮的夷狄地方,也是不能抛弃的。」所以,孔子说:「为仁由己,己欲仁,斯仁至矣。」说明「仁」完全是个人自律、努力的结果。

当仁不让

有一次,孔子和学生们讨论「仁」的问题时说:「如果你们遇到行仁的事情,对于师长也不要谦让,应该奋勇争先,毫不推迟。」但是,对于长久过着穷困生活的人,如果没有仁德修养,他们是无法忍受的。同样,没有仁德修养的人,对于长久过着安乐生活,也是不能忍受的。一个天生有仁德的人,总是以仁德为生活中最大的快乐;一个聪明的人,把仁德当作最有利的生活规范。

行仁政的条件

子贡经常追问孔子关于「仁」的道理。子贡问孔子如何处理政事,才能体现「仁」的精神。孔子指出三个条件:粮食要充足,军备要充实,人民要信任政府。子贡又问:「如果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,这三项条件中可以先去掉哪一项呢?」孔子说:「应先去掉军备。」子贡又问:「如果情况还是不允许,可以再去掉哪一项呢?」孔子说:「那就应该去掉足食。因为自古以来,人总是免不了一死,可是,假如政府不能取信于民,什么事都无法建立了。」

验证码
最新评论
暂无评论,欢迎发表您的观点
×
不论您是铜雕这个行业还是对唐县卓景铜雕厂,或者对唐县卓景铜雕厂的产品有任何的疑虑,您都可以与我们联系,我们都将尽心尽力为您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。
电话咨询
181-3202-0826
微信咨询
扫一扫快速获取报价
QQ咨询
在线留言
返回顶部